【庄子知北游原文及译文】《庄子·知北游》是《庄子》一书中的一篇重要篇章,主要探讨“道”的存在与感知问题。文章通过人与自然、人与道之间的对话,表达了庄子对“道”无处不在、无形无相的哲学思考。以下为该篇的原文、译文及。
一、原文节选
> 庄子知北游于玄水之北,登大壑之山,见夫子曰:“吾闻道,未得其要,敢问其义。”
>
> 夫子曰:“道,不可闻,不可见,不可言,不可执。其来不可迎,其去不可拒,其往不可追。”
>
> 庄子曰:“然则何以知之?”
>
> 夫子曰:“汝将知之,而不知其所以知也。”
二、译文简释
庄子在北方的玄水边游历,登上了一座大山谷,遇见一位老师,问道:“我听说‘道’,但还没有抓住它的要点,请您告诉我它的意义。”
老师说:“‘道’无法被听到、看到、说出或抓住。它到来时不能迎接,离去时不能阻挡,它过去后也无法追寻。”
庄子问:“那怎样才能知道它呢?”
老师回答:“你将会知道它,但你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知道的。”
三、
《庄子·知北游》通过庄子与老师的对话,揭示了“道”的神秘性与不可言说性。文章强调,“道”并非一种可以被感官或语言所捕捉的对象,而是超越一切经验的存在。庄子试图寻找“道”,却最终意识到“道”存在于万物之中,无处不在,却又难以言表。
四、关键点对比表格
内容项 | 说明 |
出处 | 《庄子·知北游》 |
主题 | 探讨“道”的本质与感知方式 |
核心观点 | “道”不可闻、不可见、不可言、不可执,超越感官与语言 |
庄子疑问 | 如何知道“道”? |
夫子回答 | “汝将知之,而不知其所以知也”——知“道”是一种无意识的领悟 |
哲学意义 | 强调“道”的神秘性与不可言说性,提倡顺应自然、无为而治的思想 |
五、总结
《庄子·知北游》是一篇充满哲理的篇章,通过对“道”的探讨,展现了庄子对宇宙本源和人生境界的独特理解。文章虽短,但内涵深远,提醒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,应放下执着,以开放的心态去体会“道”的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