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句诗的作者是谁】一、
“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”出自唐代诗人虞世南的《蝉》。这句诗通过描写蝉在高处鸣叫却无需借助秋风的力量,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和内在修养的赞美。
这首诗虽然篇幅简短,但意境深远,语言凝练,是唐诗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。虞世南作为初唐四杰之一,其诗文风格清新自然,注重思想内涵,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二、信息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诗句 | 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 |
出处 | 《蝉》 |
作者 | 虞世南(唐代) |
诗体 | 五言绝句 |
创作背景 | 通过咏蝉表达对高洁品格的赞美 |
诗句含义 | 蝉因居于高处而声音传得远,并非依赖秋风 |
诗歌主题 | 借物抒怀,强调内在修养与品德的重要性 |
文学价值 | 语言简练,寓意深刻,是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|
三、结语
“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”不仅是一句描写蝉鸣的诗句,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。它告诉我们,真正的才华和影响力来源于自身的高度,而非外在条件的助力。虞世南以自然之物寄托情感,展现了唐代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