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身无长物什么意思】“身无长物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非常贫穷,除了身上穿的衣服之外,没有其他多余的财物。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不高,但在文学或正式场合中却有一定的表达力。
一、成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身无长物 |
拼音 | shēn wú cháng wù |
出处 | 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王恭从会稽还,王大看之。见其车服,问曰:‘此何人?’答曰:‘是王恭。’王大曰:‘君家有长物,何以至此?’恭曰:‘吾身无长物。’” |
含义 | 形容人非常贫穷,除了衣服外别无他物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,表示清贫、简朴的生活状态 |
近义词 | 一贫如洗、家徒四壁 |
反义词 | 富可敌国、腰缠万贯 |
二、成语的使用场景
“身无长物”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生活简朴、不追求物质享受,或者形容某人在特定情况下极度贫困。它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,因此在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,更多出现在文章、小说或历史题材中。
例如:
- “他虽出身寒门,但志向远大,身无长物却心怀天下。”
- “古人常说‘身无长物,志在四方’,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他们不断前行。”
三、常见误解
有些人可能会误以为“身无长物”是指“没有特长”,其实这是对字面意思的误解。这里的“长物”指的是多余的物品,而不是“特长”。因此,“身无长物”与“没有能力”或“没有技能”没有直接关系。
四、总结
“身无长物”是一个典型的中文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贫穷,除了基本的衣物之外,没有任何多余的财产。虽然它在现代口语中使用较少,但在文学和历史语境中具有一定的表达意义。理解它的正确含义,有助于我们在阅读或写作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词语。
小贴士:在实际使用时,建议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是否适合使用“身无长物”,避免因字面意思而产生误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