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色厉内荏什么意思呢】“色厉内荏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外表强硬、态度严厉,但内心却胆怯、软弱。这个成语多用来批评那些表面强硬、实则无能或缺乏自信的人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拼音 | 解释 |
色厉 | sè lì | 表面强硬、态度严厉 |
内荏 | nèi rěn | 内心软弱、胆怯 |
整体意思: 外表看起来很厉害,其实内心很软弱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- 出处: 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虽有智者,不能为谋;虽有勇者,不敢为战。其色厉而内荏。”
- 用法: 多用于形容人外强中干、虚张声势,常带有贬义。
- 近义词: 外强中干、色厉内荏、纸老虎
- 反义词: 表里如一、刚正不阿、坚强有力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批评他人 | 他虽然在会议上大声说话,但其实心里没底,真是色厉内荏。 |
自我反思 | 我平时总想表现得很坚强,其实内心很脆弱,真是色厉内荏。 |
描述人物性格 | 这个老板表面上很严厉,实际上是个色厉内荏的人。 |
四、成语故事(简要)
“色厉内荏”最早出现在《左传》中,讲述的是楚国将领子重在战场上表现得非常威武,但实际上并无真才实学,只是靠气势压人。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外表强硬、内心虚弱的人。
五、总结
“色厉内荏”是一个具有强烈贬义色彩的成语,用来形容那些外在表现强势、实际内心软弱的人。它不仅可用于批评他人,也可以用于自我反省,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,应做到内外一致,真正具备实力和底气。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色厉内荏 |
拼音 | sè lì nèi rěn |
含义 | 表面强硬,内心软弱 |
出处 | 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 |
用法 | 贬义,用于批评或自我反思 |
近义词 | 外强中干、纸老虎 |
反义词 | 表里如一、坚强有力 |
通过了解“色厉内荏”的含义、出处及使用方式,我们可以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个成语,增强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