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】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,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。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和相关医学建议,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需要按照一定的接种时间表接受相应的疫苗。以下是对儿童疫苗接种时间的总结,并附上详细的接种时间表,供家长参考。
一、疫苗接种的重要性
疫苗通过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,从而在真正遇到病原体时能够快速反应,避免感染或减轻病情。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,因此及时接种疫苗尤为重要。合理的接种时间不仅能提高疫苗效果,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。
二、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(2025年版)
年龄 | 疫苗名称 | 接种剂次 | 接种部位 | 备注 |
新生儿 | 卡介苗(BCG) | 第1剂 | 左上臂 | 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 |
0月 | 乙肝疫苗(HepB) | 第1剂 | 上臂肌肉 | 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 |
1月 | 乙肝疫苗(HepB) | 第2剂 | 上臂肌肉 | 接种间隔≥28天 |
2月 | 乙肝疫苗(HepB) | 第3剂 | 上臂肌肉 | 接种间隔≥6个月 |
2月 | 脊髓灰质炎疫苗(OPV/IPV) | 第1剂 | 口服/肌肉 | 常规为口服,部分为注射 |
3月 | 脊髓灰质炎疫苗(OPV/IPV) | 第2剂 | 口服/肌肉 | 按照接种程序进行 |
3月 | 百白破疫苗(DTP) | 第1剂 | 臀部肌肉 | 需要连续接种3剂 |
4月 | 百白破疫苗(DTP) | 第2剂 | 臀部肌肉 | 间隔≥1个月 |
5月 | 百白破疫苗(DTP) | 第3剂 | 臀部肌肉 | 间隔≥1个月 |
6月 | 乙脑减毒活疫苗(JE-L) | 第1剂 | 臀部肌肉 | 推荐6月龄开始接种 |
8月 | 麻疹疫苗(MV) | 第1剂 | 上臂肌肉 | 一般在8月龄接种 |
8月 | A群流脑多糖疫苗(MPSV-A) | 第1剂 | 臀部肌肉 | 推荐8月龄接种 |
12月 | 脊髓灰质炎疫苗(OPV/IPV) | 第3剂 | 口服/肌肉 | 完成基础免疫 |
12月 | 甲肝疫苗(HepA) | 第1剂 | 上臂肌肉 | 推荐12月龄接种 |
18月 | 百白破疫苗(DTP) | 第4剂 | 臀部肌肉 | 完成基础免疫 |
18月 | 乙脑减毒活疫苗(JE-L) | 第2剂 | 臀部肌肉 | 间隔≥1个月 |
18月 | A群流脑多糖疫苗(MPSV-A) | 第2剂 | 臀部肌肉 | 间隔≥1个月 |
24月 | 脊髓灰质炎疫苗(OPV/IPV) | 加强剂 | 口服/肌肉 | 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加强 |
2岁 | 麻疹疫苗(MV) | 第2剂 | 上臂肌肉 | 间隔≥1个月 |
2岁 | 甲肝疫苗(HepA) | 第2剂 | 上臂肌肉 | 间隔≥6个月 |
3岁 | A+C群流脑多糖疫苗(MPSV-AC) | 第1剂 | 臀部肌肉 | 推荐3岁接种 |
6岁 | 白破疫苗(DT) | 第1剂 | 上臂肌肉 | 用于加强百白破免疫 |
6岁 | 乙脑灭活疫苗(JE-I) | 第1剂 | 臀部肌肉 | 替代减毒活疫苗 |
12岁 | 乙肝疫苗(HepB) | 加强剂 | 上臂肌肉 | 12岁时可考虑加强接种 |
三、注意事项
1. 接种前:确保儿童身体健康,无发热、腹泻等症状。
2. 接种后: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,如轻微发热、红肿等,通常几天内会自行消失。
3. 补种原则:若因故错过接种时间,应尽快补种,无需重新开始接种流程。
4. 记录管理:建议家长保留好儿童的《预防接种证》,便于后续接种和学校入学查验。
合理安排儿童的疫苗接种时间,是保障其健康的重要措施。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疗机构,按时完成各项疫苗接种,共同构建起儿童健康的免疫屏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