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18年的冬天冷吗】2018年的冬天,对于很多人来说,是一个记忆深刻的季节。这一年,全国多地气温明显偏低,尤其是北方地区,出现了持续的低温天气,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影响。那么,2018年的冬天到底冷不冷?我们通过数据和实际情况来做一个总结。
一、总体气温情况
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数据,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期间,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,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“异常寒冷”的情况。尤其是在华北、东北和西北地区,冬季的最低气温多次跌破历史同期水平,部分城市出现了极端低温天气。
二、典型城市对比(2018年冬季 vs 常年)
城市 | 2018年冬季平均气温(℃) | 常年平均气温(℃) | 差值(℃) | 备注 |
北京 | -4.5 | -2.3 | -2.2 | 冬季偏冷,寒潮频繁 |
上海 | 4.8 | 6.1 | -1.3 | 比常年偏冷,但不算极端 |
哈尔滨 | -19.2 | -16.5 | -2.7 | 冬季极寒,有冻害发生 |
西安 | -1.7 | 0.5 | -2.2 | 低温持续时间长,体感寒冷 |
成都 | 3.2 | 4.8 | -1.6 | 相对温和,但比往年偏冷 |
三、气候背景分析
2018年的冬季之所以偏冷,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:
1. 拉尼娜现象:2017-2018年期间,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持续偏低,形成了拉尼娜气候状态,导致东亚冬季风增强,冷空气频繁南下。
2. 极地涡旋扰动:北极地区大气环流不稳定,使得冷空气更容易侵入我国境内。
3. 西伯利亚高压活跃: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势力较强,增强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活动频率和强度。
这些因素共同作用,使得2018年的冬天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“整体偏冷”的特点。
四、实际影响
- 农业方面:北方部分地区出现霜冻或冻害,影响了冬小麦等作物的生长。
- 交通方面:低温导致道路结冰,部分山区出现交通中断。
- 生活方面:供暖需求增加,部分地区出现电力紧张情况。
五、总结
综上所述,2018年的冬天确实比较冷,尤其在北方地区,气温明显低于常年平均水平。虽然不同地区冷暖程度有所差异,但整体来看,这是一个“偏冷”的冬季。这一年的寒冷天气也提醒人们,在应对气候变化时,需要更加关注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。
如果你也在问“18年的冬天冷吗”,答案是:是的,那一年的冬天确实比较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