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是什么节日】“待到重阳日,还来就菊花”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《过故人庄》。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老友相聚的情景,并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。那么,“待到重阳日”指的是什么节日呢?下面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分析。
一、诗句背景分析
“待到重阳日”中的“重阳”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即重阳节,又称“登高节”,时间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。这一天有登高、赏菊、佩戴茱萸等习俗,寓意长寿和驱邪避灾。
“还来就菊花”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,以及对友情的珍视。整句诗表达的是诗人对重阳节时再次与友人共赏菊花的期待。
二、节日相关知识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节日名称 | 重阳节 |
日期 | 农历九月初九 |
别称 | 登高节、老人节、菊花节 |
习俗 | 登高、赏菊、饮菊花酒、佩戴茱萸、祭祖 |
节日意义 | 祭祖敬老、祈福长寿、亲近自然 |
诗词引用 | “待到重阳日,还来就菊花”(孟浩然《过故人庄》) |
三、文化内涵解读
重阳节不仅是自然节气的体现,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视孝道和亲情的重要象征。古人认为九月九日阳数重叠,因此称为“重阳”。在这一天,人们通过登高望远、赏菊饮酒等方式,寄托对生活的美好愿望。
“待到重阳日,还来就菊花”不仅是一句诗意的表达,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。这种情感延续至今,成为重阳节文化的一部分。
四、结语
“待到重阳日,还来就菊花”出自《过故人庄》,其中“重阳日”指的是中国传统节日——重阳节。这一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,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、亲近自然的重要时刻。通过这句诗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的诗意情怀,也能更深入地理解重阳节的文化价值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重阳节的历史渊源或相关民俗活动,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