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成语,用来形容某种状态或结果。其中,“满而归”这样的说法虽然不常见,但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智慧。那么,“满而归”到底对应的是哪一个成语呢?其实,正确的成语应该是“满载而归”。
一、什么是“满载而归”?
“满载而归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意思是装得满满的回来,比喻收获丰富、成果丰硕。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某人外出办事、旅行、学习或工作后,带着大量成果或收获回到原地。
例如:
他这次去外地考察,收获颇丰,真是满载而归。
二、“满载而归”的出处
“满载而归”最早出自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晋侯梦与楚子搏,楚子曰:‘吾以君为有德,故不杀也。’既醒,告其仆曰:‘吾梦与楚子搏,楚子曰:‘吾以君为有德,故不杀也。’遂使士蒍(wěi)告于晋侯曰:‘今楚子已死,我当还师,以待天命。’于是晋侯乃命将帅,出兵伐楚,大败之,满载而归。”
不过,这一典故在后世的演变中逐渐被简化为一个常用成语,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。
三、“满载而归”的使用场景
1. 旅行或出差:比如游客参观完景点后,带了很多纪念品回家。
2. 学习或研究:学生完成一项课题,收集了大量资料,可以说“满载而归”。
3. 商业活动:商人做生意赚了钱,也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。
四、与“满而归”相关的误用
需要注意的是,“满而归”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,而是“满载而归”的误写或简称。因此,在正式写作或表达中,应使用“满载而归”这一规范形式。
五、总结
“满载而归”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更是一种积极向上、充满成就感的表达方式。它提醒我们,努力之后总会有回报,只要付出,就有可能“满载而归”。
所以,下次当你看到“满而归什么成语”时,不妨告诉自己:答案是“满载而归”!